raybet炉石传说
  • 研究
  • 2016年11月2日

中国在全球通胀周期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近期刺激内需的举措也推高了全球通胀周期。这意味着什么?它会持续下去吗?

管理你的财富

在你附近找一个财务顾问,分支机构和私人财富顾问

一年多一点以前,全球经济还面临着巨大的反通胀压力。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了人们对全球衰退的担忧。与此同时,衡量通胀的关键指标——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了近6%,而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举动也加剧了人们对通胀放缓加剧的担忧。

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仍面临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政策制定者正试图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如今,这一切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中国最近在推高全球通胀周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周期性复苏既提高了中国自身的通胀率,也将其传导至全球。

债务放纵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的复苏是由又一轮债务放纵推动的。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的债务增长了4.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2.2万亿美元)、日本(8700亿美元)和欧元区(5500亿美元)同期债务增长的总和。

中国新增债务的大部分流向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市场,再次满足了国内需求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中国与大宗商品相关的生产者价格板块。大宗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上涨也已开始转化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中非大宗商品部分的增长,尽管这种转化是温和的。

在中国以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在推高发达市场的整体通胀率。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中国生产者价格中逐渐消散的反通胀压力应该会更普遍地转化为可贸易品(核心商品)通胀。回想一下,尽管发达市场的核心服务通胀一直保持良好,但核心商品部分却严重拖累了核心通胀。

我们的中国经济团队估计,未来4个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进一步上升。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失衡也在加剧。对资产泡沫的担忧已经导致政策制定者减少了刺激收紧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措施,向银行提供窗口指导,以收紧对家庭的信贷,并允许银行间利率缓慢上升。要评估周期性复苏是否会出现过度,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将是房地产销售。

当刺激消退

从根本上说,经济仍然面临着问题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政策制定者正试图逐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因素指向一种偏见通货膨胀压力一旦刺激措施的效果消退,他们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目前,占全球GDP 55%的15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仍低于其央行的目标和舒适区。尽管我们确实看到通胀在短期内有意外上升的空间,但发达市场资产负债表衰退、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巨大的产出缺口等问题依然存在,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过剩产能意味着通胀的上升应该是渐进的。

改编自最近一期的raybet炉石传说摩根士丹利研究《周日开始》(Sunday Start, 2016年10月30日)系列。问问你的摩根士丹利raybet炉石传说(Morgan Stanley)代表或者财务顾问浏览有关中国及其增长前景的最新报道。另外,更多的raybet01